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膽管感染急救護理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膽管感染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35歲~67歲,平均年齡(50.3±1.2)歲;病程較急驟,所有患者均符合膽管感染的臨床診斷標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劍突以及右上腹明顯壓痛、劍突下陣發性絞痛、寒戰高熱、黃疸。其中陣發性絞痛21例,腹痛24例,黃疸15例,畏寒畏熱41例。
2生命體征觀察
2.1體溫
體溫的變化是休克前期出現的一個重要表現,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患者體溫的變化,如果患者的體溫突然上升達到39~40℃或者體溫突然下降到36℃以下時,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患者很可能會進入休克狀態。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是否伴有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等表現,如果伴有這種情況,就可以基本確診為休克早期,應做好及時的搶救準備。
2.2意識與表情
意識與表情是我們在護理過程中最容易觀察到的表現,也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由于在感染性休克早期,人體的機體代償功能未受到明顯影響,中樞神經興奮性增高,在毒素的刺激下,人體體內茶酚胺會增加,血壓相對穩定,大腦缺氧的程度較輕,患者的意識一般比較清楚,也可伴有一定程度的煩躁和焦慮。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休克程度的加重,患者會表現出意識模糊,嚴重的會導致昏迷。所以在臨床上對于此類患者要進行嚴密監護,時常詢問患者的自身感覺,并觀察患者意識與表情的變化,一旦出現上述癥狀,要及時匯報主管醫生并做好搶救準備。
2.3脈搏與血壓的變化
脈搏與血壓可以很好地體現人體的健康狀況,同時脈搏、心率以及血壓的變化在對休克的診斷和觀察上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組27例患者中有10例休克患者的脈搏超過100次/min,但在休克晚期脈搏就會變得細緩無力,還有甚者脈搏觸及不到。所以對于脈壓差增大的患者要引起注意,一旦出現休克早期現象,可以做到早預防、早診治,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2.4微循環系統
根據長時間的臨床觀察,我們發現當患者體溫以及脈搏、血壓發生變化之前,往往伴有皮膚色澤的改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唇蒼白、皮膚濕冷等情況。所在臨床護理中要著重觀察患者皮膚黏膜色澤、彈性、溫度的變化,尤其是面部、唇部以及甲床等部位,一旦發現,要及時做好搶救準備。
2.5加強尿量的觀察護理
尿量是判斷腎臟毛細血管灌流量的一項重要指標,通過準確記錄患者每小時的尿量可以了解到其腎功能以及電解質、酸堿平衡狀況。本組23例患者每小時尿量小于20mL,提示腎臟血液的灌注量嚴重不足,需要插導尿管并給予液體支持。因此,要加強對患者尿量的觀察。
3.1抗休克護理
由于休克多發生突然,病情變化快,要給予及時有效的救治措施。及時補充血容量,恢復有效血液循環,糾正酸堿平衡以及電解質紊亂,建立2條靜脈通道,維持人體的有效循環和血壓穩定,必要時可進行中心靜脈置管。同時要求合理地補充液體,應用有效抗生素和血管活性物質,升高血壓。在發生休克后不要急于搬動患者,要求保持休克體位,注重保溫保暖,可給予熱水或者毛毯。如果發現患者呼吸不暢,出現口唇發紺的現象,要及時給予低流量緩慢吸氧,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條件不允許的可及時給予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與此同時要做好手術準備。
3.2控制感染護理
對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急救時要做好控制感染的有效護理。加強醫院無菌環境的創建,嚴格執行衛生制度,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做到無菌化操作,積極配合醫生控制感染源。同時在給患者輸液時要注重個體差異,如果屬于年老體弱,心肺功能不全患者,要注意輸液的速度,不能過快過速,以免因輸液速度過快造成肺水腫發生,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
3.3營養支持護理
休克患者處于一種高代謝的狀態,由于患者本身無法有效地補充額外能量,會導致在短期內營養不良,所以,在急救的過程中要注重給予營養支持。通過加強腸作者簡介:王鶯蒲,女,本科,主管護師。內營養支持,可以有效降低腸道黏膜的通透性,進而可以增加腸蠕動,維持腸黏膜的屏障功能,感染發生的概率。
4討論
膽管感染性休克是臨床上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具有病情急、變化快、病死率高的特點,容易導致患者組織細胞缺血缺氧,代謝紊亂以及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所以在休克早期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是治愈該疾病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對患者休克早期的特點進行詳細觀察,從早期的一些細微變化中明確疾病的發生,及時做好治療準備。通過對本組病例的觀察,發現休克患者在早期存在意識和精神狀態的變化,以及皮膚色澤、血壓、體溫、脈搏,尿量的變化。在臨床護理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這些細微的癥狀變化,及時察覺疾病的發生,并及時做好治療準備,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爭取搶救患者生命的寶貴時間,增加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在對休克患者的搶救過程中要注重抗休克和抗感染兩方面的護理,及時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規范操作流程,采用抗感染藥物,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綜上所述,感染性休克復蘇治療的關鍵是早期對疾病的識別和診斷,盡早啟動有效的容量復蘇治療,掌握休克早期的診斷標準,通過患者自身各項體征的變化,為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依據,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鶯蒲 單位: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